脱硫脱硝设备研发销售于一体,欢迎访问!

锅炉脱硝设备|烟气脱硝设备|脱硝设备厂家|脱硝上市公司

净化空气
让天下烟囱不冒烟

全国咨询热线400-805-3667

脱硝技术

国内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湖北火热上线 天成交51万吨超深圳年交易

国内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湖北火热上线 天成交51万吨超深圳年交易

  • >【导读】:中国环保网讯:昨日,上午9时,在各方期待之下,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光谷资本大厦内,火热上线。“碳交易”开市不到5分钟,价格上涨5%,下……
产品详细

>【导读】:中国环保网讯:昨日,上午9时,在各方期待之下,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光谷资本大厦内,火热上线。“碳交易”开市不到5分钟,价格上涨5%,下午收市涨停,全天成交量51万吨,超深圳近一年的交易量。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等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国内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湖北火热上线 当天成交51万吨超深圳年交易量

中国环保网讯:昨日,上午9时,在各方期待之下,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在光谷资本大厦内,火热上线。“碳交易”开市不到5分钟,价格上涨5%,下午收市涨停,全天成交量51万吨,超深圳近一年的交易量。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等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所谓“碳交易”,通俗地说,就是一方可以把自己名下的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权,卖给另外一方来赚钱。据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刘汉武介绍,今年,我省碳交易配额总量为3.24亿吨,138家耗能企业纳入配额管理。

湖北是继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之后第6个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2014年,我省碳排放配额总量为3.24亿吨二氧化碳,纳入配额管理的企业,为我省2010年、2011年任一年综合能耗6万吨以上工业企业,共138家,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

启动仪式上,省发改委同山西、安徽、江西、广东等兄弟省份发改委签订了“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分别同建行湖北分行、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上海浦发银行武汉分行等金融机构签署“低碳产业发展与湖北碳金融中心建设授信协议”,授信额度达600亿元。此外,神农架林区政府与美国环保协会、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签署自愿碳减排交易项目开发与购置协议。

为近距离接触湖北“碳市”,解振华一行还实地考察了华中科技大学碳捕获试验基地、格林美武汉分公司电子废弃物绿色处理车间。就“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废旧汽车拆解回收”等问题,解振华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表示将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支持湖北节能减排产业做大做强。鼓励环保展会活动发展。。

全国最大碳交易市场浮出水面。昨日,我省碳交易正式启动,成交19笔,总成交量51万吨,成交金额1071万元。“首日成交量和成交额创下全国第一,让我们很有信心。”资深“卖碳翁”、广东碳排放交易所总裁靳国良称赞:“湖北碳交易,风樯动,起宏图!”

开盘首日,

湖北“碳市”以涨停报收

“今天是个好日子!”启动仪式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刘汉武满脸喜色。

当日上午,湖北碳交易系统正式上线后,20元/吨的开盘价格,不到5分钟,就涨到21元/吨。大屏幕上,一条陡直的线条,让所有人激动不已。

湖北能源集团成为当天最大的卖家。其下属鄂州发电公司共出让10万吨碳排放配额,分别被中石油武汉公司、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购得。湖北能源集团葛店发电有限公司也卖出10万吨配额,分别被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超越联创环境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买入。

另外,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卖出的1万吨配额,被汉能控股集团购入。“看,一开市我们就买了5万吨!”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孔晴熙指着大屏幕上的数字说,“我们相信,远远不止这个价格!”

至下午3点收盘时,湖北“碳市”涨停。刘汉武表示,为活跃市场交易度,湖北碳市场也对机构和个人开放。

有特点有创新,

为全国低碳发展探路

湖北工业结构偏重,却与“低碳”二字特别有缘。

2010年7月,湖北成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市之一;2011年10月,湖北又成为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份之一。两大试点集一身,全国为数不多。

低碳经济为何青睐湖北?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一语道破:“湖北在中国,就是中国在世界的缩影。”

他说,湖北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又面临节能减排、低碳转型的要求。国家赋予了湖北为全国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使命。“湖北,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杜丹德说。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负责人认为,与已经试点的5个省市相比,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有自己的特色——

设置的纳入企业能耗和碳排放门槛远远高于其他试点省市。尽管只纳入了138家企业,但今年湖北的碳排放配额总量达3.24亿吨,已是全球第三大碳交易市场;

充分考虑了经济增长需求,碳排放权总量分为企业年度初始配额、企业新增预留配额和政府预留配额三部分,为企业新增产能或较大的产量变化预留了配额。

配额有点紧,

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3800万吨,是武钢拿到的初始配额。尽管这一数字已超过深圳一级、二级市场总和,但武钢仍觉得有些紧张。首日交易,未见武钢出手。

在钢铁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竞争空前激烈、企业异常艰难的严峻形势下,武钢毅然入股碳交易所,理由是:武钢刚好可以将碳排放交易和企业自身的减排目标相结合。

事实上,武钢在国际碳市场已“掘金”多年。

自2008年以来,武钢陆续有8个CDM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其中有4个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每年总减排量超过270万吨。截至目前,“卖碳”收入已近1.5亿元。

与之相对应的,节能减排投资占武钢总投资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十一五”以来,公司每年用于节能减排项目上的投资平均在10亿元以上,占总投资的比例已上升到15%以上。

更多的企业,则在等待观望。“实在是头疼啊!”江汉油田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得到的配额只有30万吨,对正在扩大规模、增加产能的企业来说,任务更艰巨了。“如果碳价继续上升,成本就更高了。”

游泳的人太少 岸上的人太多

“碳市场是新大陆,会发现什么取决于大家的积极度!”唐人虎为湖北碳市场鼓劲。

通山县县长胡娟很积极。“美国环保协会杜丹德一行今天就跟我回通山,实地考察低碳农业项目,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到通山了!”

作为全国首批新型能源示范县,未来,森林和绿色能源碳汇开发,将让通山资源变资产,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前来为湖北“捧场”的,还有河南、山西、安徽、湖南等兄弟省份,以及已经开展试点的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杜少中感慨,“下河游泳的人太少,岸上看的人太多。”他说,碳交易面临较大压力,一是市场做不大,二是价格发现还存在“拉郎配”。

对此,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给大家鼓劲:碳市场好比一个婴儿,需要呵护、抚育,才能成长。

国内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湖北火热上线 天成交51万吨超深圳年交易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